第10章 一张精致的面孔-《大叔时期的危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啥味道?”

    “怪味儿。”

    “没……没,没有,我只是如实汇报。”

    孙超圣说:“对于陵坊农场的项目,其他分公司的意见很大,他们不敢明说,私下里也没少议论,凭什么省公司年年给他们那么多投资,也未见明显的成效。”

    高志远说:“成效还是有一点的。”

    “有一点是多少?一千?一万?投入与产出总该有个比例吧?不瞒你说,之前我偷偷去看过一次,尤其是确定项目的那些地界,几乎没怎么行动,全是荒山野岭。”

    高志远摇摇头,说:“真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,拿钱打水漂玩。”

    “说,继续说。”

    “孙总,您刚来,可能对于陵坊公司的情况不太了解,说实话,那就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,前几年喊着搞机械化,纯粹是屁话,很多地块,连手扶拖拉机都爬不上去,仅凭人工谈何容易?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,是不是说,人工投入太大,增加了成本的投入,所以就形成了只投入,没产出的景况?”

    “应该是吧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瞎忙活,何必一年接着一年的折腾呢?”

    高志远听出了孙超圣的弦外之意,难道他想放弃那个项目?

    可他有那个胆量?

    那毕竟是前任的政绩工程,一度被炒作得沸沸扬扬,广播里有声,报纸上有名,总部内刊上还连篇累牍的做过报道,这才有了庞耀宗的上位的资本。

    但话题太敏感,眼下又摸不透孙超圣的真正想法,万万不可信口雌黄。

    沉默了几分钟,孙超圣突然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,说:“高大才子,我看过你发表在报纸上的大作了。”

    高志远后背嗦嗦一阵,瞬间凉了半截,看来他这是要进入正题了。

    孙超圣接着说:“老高,你的文笔确实好,观点也实事求是,合乎情理。你分析的没错,历年大张旗鼓的搞土壤改良,不但劳民伤财,还不见收获,更主要的是贻误了战机,耽误了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孙总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已经道出了我的观点,如其拿钱打水漂,不如实实在在做点事。”

    高志远心里这才释然起来,看来事情并不像刘玉峰说的那样,可他那套说辞是从何而来呢?

    孙超圣接着说:“你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,那就是因地制宜,发展畜养殖,我觉得进一步论证。”

    虽然得到了肯定,但高志远却有点儿惶惶然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