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:东埔村之谜-《茗满长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若是真的看中了父亲的忠良,这一次来寻自己,大可以将父亲一同带上,也好团聚。

    不过这乱世之中,谁与谁之间大多都是利益,哪里来的恩情。

    “九公子,这茶釜沸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寿王指了指,九公子扬了一把暖水下去。

    “哎呦,这不是寿王殿下吗?怎么的今日的幽州城这般热闹,先是来了一位光禄寺少卿大人,紧接着就连寿王殿下都亲自来了。”

    华倾儿潋滟晴光的眸子死死地盯着九公子,对于寿王不过就是随着转头的功夫一扫,当真是看他如看一棵白菜。

    “这位就是幽州城的玄机门门主华姑娘吧,久仰大名,在长安就听说北疆有一位倾国倾城却又聪颖异常的奇女子,今日一见算是小王三生有幸。”

    九公子是在心里面尴尬了许久的,这寿王看上去身子孱弱,但是看见女子还是这般轻浮,做作得很。

    “呵呵呵,都说寿王殿下现在有杨国忠辅佐,早已经将天下收之麾下,原本想着定然是一副高傲的做派,没想到还算谦和。”

    华倾儿也是瞄着寿王笑了笑,这是九公子万万没有想到的,不过,人各有志,也不好太早的评价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寿王殿下这般来,是有什么事情要问我吗?”

    华倾儿直了直腰背,接过九公子递来的茶盏又给寿王奉上。

    “想要问问家国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大唐对于寿王殿下来说,是国事,也是家事。从李林甫任了宰相开始,一切事情都紧锣密布的按照您的意思来排布,如今有些不曾归顺的大臣,不过也是您瞧不上的,这天下大局,还不是您说了算。”

    “啊,原以为华姑娘会有些不同的见解,看来这一趟算是失望而归了。”

    寿王竟然有些不悦,将面前的茶推了推。

    “寿王殿下的话说的严重了,这天下人都说的话,我自然也得说,哪怕让寿王一个人觉得我不通推演,也比天下嗤之以鼻好些。”

    九公子见着气氛开始有些凝住,遂咳了两声。

    “寿王看上去有自己的谋略?”

    “自然,我原以为跟玄机门的门主还有龙城府的智囊交谈,会同心同德一些。”

    九公子摇着画扇笑了笑:“呵呵呵,这人心并不在我们的谋算之中。我们不过是根据天下大的形势,推演出未来的走向,再者就是消息比你们灵通些,毕竟是一介凡人并不是三清真人。”

    寿王抿抿嘴:“我说了的话,二位未必会信。不过还是要多说一句,本王虽然与杨国忠多有牵连,但是杨国忠自始至终都是对我装着糊涂揣着明白。本王并不在乎什么皇位,你们应当知道,我自幼身体孱弱,就连一代药王孙思邈的首徒都束手无策,再多谋算也谋不过自己的寿路。”

    这话倒是不假,九公子也是知道,之前曾经在龙城府议论过寿王的事情,李光弼将军也确实是证实了寿王活不过四十的说法。

    “只是杨国忠野心颇大,但没有城府,任由他乱来大唐必定要乱。与其别人控制了他,倒不如让我来。”

    寿王这话说的是慷慨激昂,一刹那间就将自己与那些祸国乱政的事情瞥了干干净净,可是谁又会真的信他。

    “此番来,既然两位对本王心有芥蒂。本王便不谈抱负,本王知道幽州城的节度使只听命于杨国忠,并且多次以下犯上驱逐长安特使,这一次九公子若是要查东埔村的案子,便由我来出面,想必他也不敢不配合。”

    说着,寿王挥挥手,从随行的人中走出一天使模样的人,双手托着圣旨,谨慎的挪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既然要查,就要师出有名,这里有圣旨一道,特加上便宜行事四个字,方便你与授命两浙道侍茶使一并使用。”

    九公子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,既然没有宣读,那便是不需要下跪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