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正常来说,有典簿来衙门查卷宗的时候,朝廷都会提前下官书通知。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,比如说紧急调查的情况下就不会通知。 秦风见县令疑惑,也不多解释,就把官书拿出来交与他, 县令迟疑道:“这官书倒是没错,只是不知大人为何不穿官服?” 秦风忙说:“这是陛下的急令,我接到官书便快马加鞭来到此处,还未来得及换上官服。” 县令一听说是急令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,他连忙陪笑着说道: “典簿大人从京中赶来,路上辛苦,下官理应招待一番。” 随后便要吩咐下人备上酒菜。 “不必了,本官需要在此待上一段时日,以后有的是机会。”秦风摆手继续说道:“县令大人既知道我的来意,还请大人配合调查。” 县令见秦风态度坚决,也无可奈何,只得命人将这几年的公文卷宗一并拿来。 在这个时代,衙门所有经手的每一桩案子,都要记录在卷宗上,算是一种依据。 一来防止衙门错审了案子,之后有人伸冤,无迹可寻,没有办法重新审理。 二来若是衙门来了新的县令,也方便新县令接手公务。 这卷宗便相当于后世的档案。 不多时,案桌上便堆满了一摞一摞已经发黄的卷宗, 秦风问道:“哪些是近期的卷宗?” 下人从那山堆里面找了几摞新的卷宗,恭敬地递给秦风: "这些都是近期的,还请大人过目。" 秦风拿过来一目十行的翻阅着,卷宗上无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, 处理方法也没什么不妥,可有时候没有问题,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。 秦风神情严肃问道:“本官方才在衙门口看到了一群恶汉在湖边行凶,又被官兵抓走,这卷宗上怎么没有任何记载?” 此话一落,县令的脸上便有些不太自然,笑容也少了几分,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