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秦风还觉得不够,他要让天下人都能读得起书,他下令将朝廷的丛书堂开放。 读书人在此借书只要一文钱一天,付不起钱的人, 只要在造纸厂或者印刷厂干三天的活,再登记一下,就可以借一本书。 这样一来,造纸厂和印刷厂的人手充足,效率越来越高,形成了善行循环。 丛书堂内还有专门的阅览室,就是读书的场地。 那些家里点不起蜡烛,买不起油灯的寒门子弟,都激动不已。 再也不用等着黄昏抓萤火虫了,他们非常珍惜这个大好机会,都纷纷来此挑灯苦读。 故而阅览室一到晚上就人满为患,他们摇头晃脑,书声琅琅。 秦风对此效果很是满意,一看丛书堂能聚集这么多读书人, 他命一些文官在丛书堂内给那些读书人上免费公开课, 教学效果不错的文官,便可官升一级,那些文官时常忙的不亦乐乎。 有的文官为了教好学子,还提前准备了教案,以便于更好的授课,这便相当于后世的义务教育了。 自此,长安城内的读书之风愈来愈盛,秦风便让各地官员在当地都建立同样规模的丛书堂。 此法在各地也都收获了很好的反馈,读书的条件变得非常便利, 有了肥沃的土壤之后,天下读书之士像一块海绵不断的汲取着知识。 这下,世家大族们不淡定了,本来对于朝廷要对付世家大族的决心, 他们非常不以为意,自古历朝历代的皇帝们,都想要瓦解世家大族, 可由于这些大家族们掌握了朝廷的命脉,垄断了书籍, 最后都是雷声大,雨点儿小。 这次他们本来以为秦风只是说说而已,可现在,当他们发现不但书本的价格变低, 书本的印刷速度也快得出奇,而且借书看还可以不要钱。 一切都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。 他们坐不住了,开始意识到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,突然变得稀松平常, 他们家族的文人,从受万人敬仰到不被稀罕, 他们的书本生意,从趋之若鹜到无人问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