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文正表情很严肃。 胡勇武艺不错。 就是不知道变通。 而且认死理,一根筋。 要是他认准的事情,百头牛估计都拉不回来。 这种人对李兄来说,目前是好事,因为这种人他不会背叛,正好可以为李兄所用。 可以后就不见得是好事了。 因为这种人极有可能会犯浑。 也就是犯蠢。 胡勇…… 他在王文正眼里,就是这么一个形象? 这也太糟糕了吧? 先不说以后如何,他就不是那种爱嚼舌根道人。 刚刚不是太着急了吗? 孙二娘可是暗器方面的大家。 要是能有孙娘子教导,大公子他们的武学进度肯定可以突飞猛进。 这是他好不容易求来的人,可不能出意外! “我刚刚不是太着急了吗,看你急的!” “你知道孙娘子是什么人吗,那可是孙家的继承人,嫡传弟子。” “要不是出了叛徒,导致门下弟子四分五裂,孙家在淮阳府至少也是这个。” 胡勇用手比了一个第一的手势。 有人以文传家。 有人以武传家。 这种底蕴深厚的家族,都被称之为世家。 孙家是其中之一。 孙家没出事之前,一直是淮阳府当之无愧的武学魁首之家。 就连他,也心向往之,没办法,孙家的武学太诱惑人了,无论是暗器还是刀枪剑戟,只要是能寻找到的兵器,就没有孙家不会的。 据说。 孙家以前代代都是行伍出身,祖上甚至获得过侯爵爵位。 只是后来急流勇退,大梁立国之后,便来了这北方,在清河郡扎根,久而久之,才有了现在都规模。 如今付之一炬,可惜了啊! “有什么了不起的吗?” 王文正回了一句。 在厉害的人,要是保不住,等于没说。 武学世家,说的好听,不过是来这犄角旮旯避豁来了。 文人以文治天下。 文学世家,想要代代相传,只要出一位领军人物,便能光宗耀祖,改换门庭。 可武学世家…… 战乱时期,武学世家估计还会被人另眼相看,可如今的大梁,风平浪静太久了,国泰民安。 在这种稳定的生活下面,会武可不见得是一件好事。 第(2/3)页